长春交友网

新发路观察+|蝶变十年!从一列车、一亩稻、一粒药说起……

十年,在历史长河中,只是弹指一挥间。但对于吉林来说,砥砺奋进十载,足以留下闪光的印记。

2015年7月16日至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视察。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春市,总书记深入农村、企业,深入广大干部群众,作出重要指示、留下殷殷嘱托……

十年,3600多个日夜,吉林儿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确立了新坐标,描绘了新蓝图,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寄予吉林的殷切希望变成美👍 好现实,一幅“大潮奔涌”的新时代画卷,在白山松水间恢宏展开……

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,中车长客携CR450BF动车组、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列车、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等产品实车参展,并通过沙盘、智慧屏幕等形式展示氢能市域列车、市域D型列车等产品,吸引世界各地媒体和嘉宾的广泛关注。

在时空穿梭机中,中车长客“梦之队”闪耀世界高铁大会,无不展示这十年吉林制造的发展加速度。

犹记得,2015年7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作出重要指示: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,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“抢手货”,要抓住机遇、乘势而上。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,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,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、掌控技术话语权,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。

CR450动车组 中车长客供图

牢记嘱托,踔厉奋发,这十年,作为吉林制造的佼佼者,中车长客实现了一个个“首次”。

这家公司不仅构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动车组、地铁、磁浮列车等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,还累计研发CR450动车组、时速600公里新一代常导、超导磁浮列车及中低速磁浮、智慧型标准市域列车、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及多种制式的中低运量产品、氢能源市域列车等新产品140余种,形成全类型、全品种轨道交通 🛣️产品研制能力,“复兴号高速列车”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,创新驱动积厚成势。

同样,通过创新突围的还有长春一东。

“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,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,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,必须抓好创新、质量、管理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。”2015年7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,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与职工代表座谈交流。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深深铭刻在长春一东干部群众心中。

转型是企业适应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。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的趋势,十年来,长春一东主动求变,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、发展实力和发展活力。

推动东北全面振兴,根基在实体经济,关键在科技创新,方向是产业升级。

瞄准“新质”驱动,聚焦战略支撑。在吉林,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加速形成。

十年间,田间一粒米能量有多大?在吉林,你可以无限想象。

它可以身价暴涨,每公斤5元左右跃升到14元左右;也可以订单疯狂,线上线下稻米香飘四海;还可以“农文旅”融合,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,人均纯收入达到2.4万元,是原来的3.8倍……

米,来自哪里?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。

七月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,总书记视察过的稻田,秧苗翠绿茁壮。

“粮食也要打出品牌,这样价格好、效益好。”十年前田埂间的深情嘱托犹在耳畔,今日的光东村已在火热 🔥的实践中“稻”路越走越宽。

产业融合的光东村 刘源江 摄

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打破产业边界,实现全链增值。

显然,这座海兰江畔的村庄寻到了发展密码。

在光东村,水稻不再是单一产品,而是串联起产业融合的核心枢纽。

凭借稻田与文旅的独特碰撞,这里迅速跃升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。一时间,在社交平台掀起一股解锁魅力光东村沉浸式观光🎯 体验💨 风潮。

稻田还是那片稻田,但在“环环相扣”的模式下,村子却变了模样。

一路耕耘,一路欢歌,一路奔富。

深度挖掘产业链附加值,今天的吉林现代农业提供给人们的,是作物产出,也是生活方式,更是美好未来。

近日,“2025中国品牌500强”榜单📢 发布,吉林敖东位列第462名,标志着其品牌力迈入新高度,在中医药制造生产领域实现强势突围。

作为吉林医药产业代表性的企业,吉林敖东何以实现向新求变?

这份成绩的背后,得益于总书记的前瞻性指引。

“总书记勉励我们跟踪生物制药前沿动态,加强技术研发合作,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。”回忆起总书记视察企业时的场景,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的工人们至今心潮澎湃。

吉林敖东生产线 张植塽 摄

这些清晰的目标,也成了“敖东”创新突围的不竭动力。

当前,我国医药领域基本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而“好不好”的问题日益凸显。

而其中的“好”,就是“药”有新作为的“独门绝技”。

十年来,吉林敖东延吉药业围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,加大投资,生产模式向集约化、智能化和可控化转型,以全产业链创新为“切入点”,全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企业的巨变,亦藏在数字中。十年来,该企业累计创造产值77.6亿元,上缴税金10.8亿元;截至今年6月末,公司拥有药物品种103个、批准文号151个,构建起坚实的产品矩阵。

如果说奋斗最鲜亮的底色,那时代毫无疑问便是最好的背景。

这是“一粒药”的故事,也是吉林医药产业前行路上的坚实一步。

殷殷嘱托千钧力,踔厉奋发正当时。

十年回响,潮涌白山松水。从“一列车”的轰鸣中,我们聆听到吉林制造向“新”而行、向“高”攀登的铿锵足音,这是中国装备制造挺起脊梁、角逐全球的缩影;从“一亩稻”的金黄里,我们触摸到吉林农业破“界”融合、点“绿”成金的智慧密码,这是黑土地上传统产业焕新、赋能乡村共富的生动实践;从“一粒药”的淬炼下,我们感受到吉林医药聚焦“好”、锻造“强”的创新脉搏,这是生命健康领域破解“卡脖子”、迈向高精尖的时代强音。

这十年,是吉林以“新质生产力”重塑发展逻辑的十年。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,如同不灭的灯塔,早已融入这片热土的奋斗基因。制造业的“硬核”升级、现代农业的“链式”增值、医药创新的“独门”突破——三大样本,殊途同归。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:吉林的全面振兴,根植于对国家战略的深刻把握,发力于对实体经济的深耕笃行,决胜于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。 这既是吉林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甚至部分领域“领跑”的密码,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重振雄风、重塑辉煌的必由之路。

十年蝶变,非止于形,更在于势。它积蓄的,是“新质”破土、动能澎湃的磅礴伟力;它昭示的,是面向未来、志在必得的坚定信心。当“新坐标”已然锚定,“新蓝图”铺展壮阔,踔厉奋发的吉林,如同这奔腾不息的黑土地,正以其厚积薄发的“新质”伟力,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,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时代华章!征程未有穷期,吉林步履铿锵!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长春交友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azhehui.com/news/xflgcdbs0716/